中国装饰材料网 - 装饰材料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动态 | 新闻资讯 | 市场分析 | 政策法规 | 价格行情 | 网络营销 | 商情快递 | 商家活动 | 榜上有名 | 华美客厅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石材石雕 > 建筑装饰行业CCER专题报告:CCER重启在即 建筑建材受益可期
M.biz | 商业搜索

建筑装饰行业CCER专题报告:CCER重启在即 建筑建材受益可期

信息来源:rooaoo.com   时间: 2023-10-16  浏览次数:6

CCER 有望重启,碳配额扩容激发新动力。CCER 即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,是对我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、林业碳汇项目等的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核证,与碳配额(CEA)共同构成碳交易体系。CCER 市场曾于2012 年上线,2017 年3 月项目申请暂停,目前处于存量市场阶段。近几年来,伴随政策面陆续释放CCER 市场建设的信号,以及需求面存量市场的供不应求,CCER 重启箭在弦上。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,未来碳市场向非电领域拓展覆盖八大重点排放行业后,碳配额有望提升至80 亿吨,CCER 需求将会上升至4 亿吨/年,实现大幅扩容。
CCER 项目开发端:重点关注可再生新能源和林业碳汇CCER 项目。
1)可再生新能源CCER: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能源降碳效果显著,由于其技术较为成熟,有望优先受益于CCER 重启,成为项目供给的主力军;2)林业碳汇CCER:林业碳汇项目在CCER 项目中占比仍较低,截至2017 年暂停签发时林业碳汇在CCER 审定项目和备案项目中的占比分别为3.38%和1.51%。
同时,叠加其负排放效益与持续满足额外性的特征,长期来看有望在CCER 项目中提升占比。根据我们的测算,在50 元/吨的CCER 价格和0.7 吨/亩的造林碳汇生产量中性假设下,每亩造林面积存在35 元的潜在规模,林业碳汇项目规模提升潜力可期。
配额使用端及工程改造端:水泥、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已成为大势所趋。
1)水泥生产行业:截至2021 年7 月,中国水泥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5%,中国水泥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中国总排放量的13%-14%,碳减排压力较大。
传统方式基础上,多家水泥企业将BIPV 付诸于实践,光伏发电或在未来助力更多企业低碳减排;2)钢铁生产行业:从我国分行业的碳排放情况来看,2019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稳居第二大排放部门,且其碳排放量在全行业占比不断提升,中国钢铁工业减碳势在必行;3)技术升级及工程施工行业:基于水泥、钢铁企业低碳减排的必要性,绿色产能技术改造工程符合减碳趋势,同时装配式建筑及BIPV 建筑一体化工程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,符合绿色建筑发展大方向。
投资建议:在碳市场不断完善与CCER 重启的趋势下,我们建议关注以下相关企业:1)碳抵消额开发企业:短期来看,建议关注深耕风、光、水电等领域的工程头部企业,如中国电建(601669.SH)、中国能建(601868.SH)、粤水电(002060.SZ)等;中长期来看,建议关注具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优势的企业,如东珠生态(603359.SH)、岳阳林纸(600963.SH)等。2)碳配额使用企业:建议关注积极践行BIPV 抵消碳排放及各项绿色减碳措施的水泥生产企业,如华新水泥(600801.SH)、海螺水泥(600585.SH);3)低碳减排工程改造:建议关注水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(600970.SH)、冶金工程龙头 中钢国际(000928.SZ)、钢结构加工龙头鸿路钢构(002541.SZ)及从事装配式建筑与BIPV 工程的精工钢构(600496.SH)、江河集团(601886.SH)。
风险提示:政策推进进度不及预期;交易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;林业碳汇具有可逆性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(责任编辑:王丹 )

   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看全文
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
提 交还可输入500

最新评论

查看剩下100条评论

热门阅读

    和讯特稿

      推荐阅读

       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        "); } })()
        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装饰材料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